【小孩要怕才會乖!真的嗎?】


「就是要打,他才知道不行!」
「讓他怕一次,以後就不敢了!」
「你再邊吃邊玩,我就要揍你」
孩子真的需要利用威嚇式的語言來教導嗎?
害怕被打罵,孩子真的有學到嗎?
立即見效就是好方法嗎?

有些孩子因為打罵反而更多情緒行為問題,明明顯示這種打罵無效,大人們卻而無限合理化自己的行為,認為孩子需要更多打罵,而不反省是否需要換個教養方式。

因為自己是大人,所以有情緒時就可以對小孩大打出手嗎?而這所傳達出的身教其實是「我生氣,所以我可以打你!」

利用「讓孩子害怕」的教育方式,會讓孩子以為這些行為不被看到就不會被處罰,可能更因此讓孩子逃避責任、或養成說謊的習慣。

好好的與孩子溝通,教導孩子如何在「自己的需求」與「環境的要求」之間找到平衡,才是更長遠的解決方法。

一個三歲半的孩子,因為玩具被搶而打人時,告知孩子「你再打人,我就會打你」時,完全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需求。

反之,如果能引導孩子表達,「這是我的東西,我不要借你」、「還給我」...則讓孩子學習到符合環境規範的表達方式,未來孩子才有可能利用表達取代打人的行為。

理解作為基礎的嚴格,才能讓孩子更願意遵守規範。

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科技、醫療、通訊都在進步,但其實教育也是持續進步,許多爸爸媽媽們不斷的摸索適當的教養方式,不應該被一句「我們以前教小孩也都用打的」、「我就是這樣長大的」,而回到不適合的教養方式。

最後,節錄自河合老師的一段話「乍看之下『理解』和『嚴格』是無法相容的,但事實上理解越是深入、深刻,越是會認識到嚴格的必要性,嚴格也才會像柱子裡的鋼筋一樣,成為我們的支柱。沒有理解作為基礎的嚴格,是脆弱的」。

或許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的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,但不斷嘗試理解孩子的過程,會讓孩子找到符合環境規範的表現。

希望不要再把打罵威嚇教育,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教養方式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感覺統合失調-感覺尋求行為

衝動孩子的規則建立

親子共游課程對自閉症兒童的幫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