懸崖勒馬的「邊緣狀態」

接續上一篇游泳「課」的討論,這篇來討論孩子的邊緣狀態。在教導規範的過程中,常常會導致孩子火山爆發,因此好像「規範」這個詞,就會讓許多家長不自主的想到「孩子爆發」的狀態,覺得只要練習規範,孩子情緒一定會失控。

但其實這不是必然的結果,孩子快要火山爆發前,適當給予孩子彈性也是家長必備技能,針對遵守規則不佳的孩子,「漸進式」的提升更是有效。

怎樣是漸進式提升呢?舉個跑步的例子或許大家比較容易理解,例如現在的體力只能跑兩圈操場,因此要求孩子跑2.5或3圈,孩子有可能會願意努力嘗試一下下!但如果今天被要求是要跑10圈,可能許多孩子會乾脆不願意執行了,因為離目標太遙遠了!所以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,漸進式達成是家長很需要有的能力之一,讓孩子在學習規範時,不容易導致情緒爆發,畢竟當孩子情緒爆發時,就變成處理情緒問題,又是很需要花時間的過程了🤯

回到「邊緣狀態」的探討,這背後就很需要挑戰家長的觀察能力了,嬰兒時期可能是觀察孩子的表情是否緊張或焦慮,讓孩子在情緒爆發前先適當的安撫孩子。但隨著年紀越大,家長更需要看到孩子的「能與不能」或是「想與不想」的差異!舉例來說,針對不願意坐椅子吃飯的孩子,雖然「不想」坐,但「能」被利用玩具吸引或是愛吃的食物吸引坐5分鐘,當4~6分鐘左右,孩子出現躁動不安且開始有些情緒時,家長必需要開始知道現在孩子進入了「火山爆發」的邊緣狀態!或許需要再更吸引孩子的玩具或食物讓她能在坐一下下,也或許是家長該有彈性先讓孩子離開餐椅休息一下了

此外,在規範孩子的練習時,同時保有孩子的動機也很重要,讓孩子因為想繼續玩,而願意忍受被規範的不開心,漸漸的也可以提升孩子對於被規範的接受度喔!當然講到玩的動機,之前提到的「延遲滿足」也是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慢慢練習的能力唷!

當然,看到孩子的「邊緣狀態」,不止在引導孩子學習規範很重要,在怕生或敏感的孩子也同樣很有效,甚至可說跨到不同情境類型的孩子都很需要家長的觀察能力啊!

不過還是要提醒家長,同時還是要練習規範孩子,並重複的拿捏孩子可以被要求的程度,抓到孩子的邊緣狀態,才可以讓孩子越來越學習規範的能力唷!放水流的不要求,只會讓孩子以為我不喜歡,都可以不用執行啊~

當然針對不同孩子,大致引導的方向較不同,怕生孩子不願意回老師的話、1~3歲幼兒亂丟東西亂咬人、自閉症兒童無法遵守規則、挫折忍受度不佳的孩子輸了就違規...等這些都是規範練習的重要性喔~
大家對哪些類型的規範練習有興趣,留言和我說吧!

#坐餐椅的例子就是哇貴
#阿母本人我也還在拿捏哇貴的邊緣狀態
#和孩子一起成長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衝動孩子的規則建立

感覺統合失調-感覺尋求行為

什麼叫做不怕水!? (1)